芜湖“千名人才计划”揽科技人才
2011年7月27日 09:11 人民网 浏览次数 人 关键字:芜湖;千名人才计划
日前,安徽省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潘华收到一份3万元的“礼包”。去年底,为了振兴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省芜湖市启动了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市财政拿出3000万元奖励资金,用5年时间评选千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并予以重奖。潘华就是首批入围人选之一,与他一同受到市委、市政府奖励的还有183名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面向重点产业,严把名额分配关。
出台了《芜湖市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评选暂行办法》,做到评选奖励的重点对象向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电器3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专业大市场等现代服务业予以倾斜。名额分配实行“五档五分法”,既考虑企业“体量”,也关注企业的“成长性”。以企业上一年度的收入额为依据,分为2000――5000万元、5000万―1亿元、1亿元―50亿元、5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以上等5档,相应的可申报人选的最高名额分别为1人、3人、5人、10人、20人。
突出核心竞争力,严把条件设置关。
为了把那些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参与研发活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选拔出来,按照体现核心竞争力的要求,“硬化”申报条件,不搞降格以求。对企业研发能实行3个“一票否决”,即:必须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与科研团队,必须在国家、省重点产业发展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或掌握相关核心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年度总收入比例必须不低于2%(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类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年度总收入比例不低于1%)。申报对象的研发水平实行2个“一票否决”,即:必须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并在开发团队中起到骨干作用;开发出的新产品在市场上必须是公司利润的重要支撑,或开发出的新技术、新工艺为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发挥了显著作用。首批评选出的1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中,80%的具有中高级职称,100%有省级以上科技成果,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500件。
坚持公开公正,严把专家评审关。
该市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千名人才计划”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抓好组织实施。为了确保评审工作公开公正,采取专家组初评和领导小组终评的“双评”方式,从245名申报人选评出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入围人选。按照参评对象所在行业分组,随机从专家信息库中抽取5人组建专家组,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获“同意票”超半数的参评对象方可被确定为初步人选。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照标准条件,对初步人选逐一“过关”。评选结果通过市主要新闻和网络媒体进行公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