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招聘>文章详情

芜湖县六举措抓实农村人才培训

2011年7月19日 10:53 芜湖县农委 浏览次数 关键字:芜湖;新安人才网

  近年来,县农委紧紧围绕芜湖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核心,以农业科技服务和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是抓组织领导,精心编制人才规划。县农委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成立了以农委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农村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科教科具体负责,建立工作制度和责任制,确保农村人才培训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为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确保人才工作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今年初,按照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根据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实际,利用两个多月时间,编制完成了《芜湖县2010-2020年中长期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起到了积极地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是抓培训机构,认真落实培训任务。今年我县共向省争取新型农民培训任务36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8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320人。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遴选了14家培训机构承担其培训任务。根据培训机构申报,结合往年培训质量完成情况,进行任务分解。同时明确对培训任务指标实行动态管理,对培训能力强、完成质量高、社会反响好的,适时调增培训任务数;对培训工作进展慢、培训质量有问题的,将调减其培训任务数。县农委与各培训机构签定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要求,确保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能高效进行,达到群众满意。

    三是抓教学监管,确保学员培训质量。为确保教学质量和培训任务的完成,县农委印发了《2011年芜湖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对办班准备工作不充分、程序不到位的,一律不允许开班;对没有开班申请和“第一堂课”监管部门没到场的,一律不予认可。注重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普及性培训与提升性培训相结合,推行模块化教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培训期间学员签到、建立培训台账和对培训学员百分百的电话回访等制度,同时要求培训机构在培训时间、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效果上落实到位,全面提高农民培训的满意度和知晓度。截止6月底,已完成新型农民培训任务2000余人。

    四是抓结对帮扶,促进科技进村入户。今年2月份起,利用2个月的时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月活动,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围绕午季作物田间管理服务、春季农业生产服务、畜牧业生产服务、水产业生产服务、农业机械化服务及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宣传和咨询服务等6个方面开展活动。实行科技干部包镇包村联户,通过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位”的“三直接”和手把手、面对面的“零距离”教学,普遍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县农技推广中心探索技物结合、结对帮扶的科技服务新路子,整建制推进六郎镇4万亩水稻高产创建。县农村人才培训中心加强对培训学员的后续跟踪服务,其做法得到了省、市农委的肯定。花桥镇学员杨惟寿学以致用,被表彰为全省农村致富带头人。

    五是抓空中课堂,精心制作《田野风》节目。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县农委与县电视台携手合作,充分运用电视这一现代传媒,从3月份开始,组织力量办好《田野风》节目。节目共设五个子栏目,分别是“农业新闻”、“农事农情”、“致富经”、“农业新技术”、“新型农民”。每月播出两期,每期播出三次,每期时长10-15分钟。节目制作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把握好宣传导向和节目质量,力求语言通俗,贴近群众生活。目前已办13期,拍摄制作的“怎样购买放心种”、“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等节目,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被群众誉为“田野吹来致富的风”。

    六是抓继续教育,提高农技干部素质。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形势,提升农技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县农委党组高度重视,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从建立学习制度入手,积极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金融知识、现代农业技术等新知识,实现了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的“四落实”,有3名农技干部被评为芜湖县首批拔尖人才,有1名女技术干部被授予“芜湖市十大科技女杰”。另外,县农委还组织农技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和外出考察活动,今年以来已有150余人次参加党校、农委系统开展的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并推荐部分优秀农技干部参加全国的专项业务培训班。